-
当年浙江规划全省区域中心城市布局,要求在宁波与温州之间几百里的浙江沿海中部填补空白建设一座中大型的区域中心城市,由于台州府千把年、地区大半个世纪的实践早已证明,放临海县根本是竹篮打水。 1994年,全省仅台州、丽水未撤地设市,台州要发展,不能再等了,国家果断行使区划调整法定职能,将台州中心南移椒黄路三区,结果扶不起的临海木瑞只能此身无所托,空有泪沾衣,过尽千帆皆不是,断肠声里忆平生了,哈哈哈 当年,地处山沟的临海县做不成台州的中心,的确稍微有些可惜,但由于条件根本不符合,也是大势所趋,没法子了。如今三十年过去了,离开原来毫无半点幅射力的临海山区小县城,台州市中心城市椒黄路三区的融合已肉眼可见,集中连片的建成区也使台州市区的中大型城市形象渐趋丰满,在浙江沿海中部海岸线上建设一座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初步达成,对周边的幅射力由近及远逐渐增强,北三县的天台、三门、仙居经济在增速上已走在全市前列,三门的人均已摆脱台州尾部步入中上游。 选择椒黄路培育并做大做强台州中心城市,这对历史上长期在原来的临海小县城里挣扎的台州来说,是必然的选择。 俱往矣,那么多的机会给了临海木瑞,但以搓麻雀跳大妈广场舞为强项的临海木瑞却抓不住,怪不得别人。为今之计,临海木瑞要从看人家发展快、发展好而难过难受中摆脱出来,痛改前非,脚踏实地去努力,认清自身资质秉赋,扬长避短,多摆摊,多卖糕饼,真正把临海发展起来,舍此别无他法。
稳健清风
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行政中心从临海迁至椒江,最大输家是黄岩,其次是临海,这一决策深刻改变了区域发展格局。黄岩作为台州传统经济强县,首当其冲成为最大输家:原县级黄岩市被拆分为黄岩、路桥两区,行政层级降格导致财政自主权削弱,部分优质企业随行政资源外流椒江。椒江新城区建设虹吸效应下,黄岩工业重镇优势逐渐流失,区域经济话语权式微。而千年府城临海虽保留文化象征意义,但失去地级行政中心地位后,政策支持与资源配置全面弱化,城市发展动能明显放缓,从台州政治中枢退居为普通县级市,区域影响力大幅缩减。这场行政中心迁移的背后,折射出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城市"强中心"战略的抉择代价——椒江依托港口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黄岩、临海等传统强县则承担了转型阵痛。这场权力与资源的再分配,既重塑了台州的城市版图,也留下了区域均衡发展的深刻命题。#台州# #换个角度看台州#
imgarr举报